引言:語文教育,百年蝸行;課程改革,推陳翻新;課程標準,應接不暇;概念游戲,層出不窮;莫衷一是,行無依歸。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大道至簡,大音希聲;靜水深流,滄笙踏歌。
教育是喚醒和點燃,語文則是熏陶與漸染;語文學科有著濃厚人文和文化色彩,語文教學要以文化人、熏陶化育;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是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和鮮活學生的精神世界。學生的情感世界豐富了,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便水到渠成;學生的精神世界鮮活起來,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能力、文化傳承與理解也就無師自通,高中語文四大核心素養(yǎng)自然綱舉目張、落地落實。不勞神各種教育手段替代或補缺,在過度緊張和透支焦慮中陷入內卷。
曾幾何時,“內卷”這個詞橫空出世,蔓延波及教育領域。筆者認為,所謂內卷,一言以蔽之,是因過度緊張和透支焦慮而形成的一種心理失衡現(xiàn)象,是一種超出常態(tài)的努力和競爭,也是一種不守規(guī)矩的“劇場效應”。內卷使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業(yè)務難以獲得突破性發(fā)展,實現(xiàn)質的飛越,且易滋生挫敗感。推究其因,有社會功利化價值取向、評價體系與考評機制、教師個體心態(tài)失衡等因素。當學校和教師個體對教學結果過度強調,各種考核評價、評優(yōu)選先、職稱晉級、提拔與重用等層層疊加,教師可能主動或被動入“卷”。
一、內卷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樣態(tài)
(一)初出茅廬的年輕教師。
年輕教師可塑性強,自身也很想嶄露頭角,有股向上向善的沖勁,會嘗試著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學生成績,增加競爭砝碼;會遍訪名師、備課精益求精、積極申報或加入課題研究、觀摩各種賽課、聆聽各種講座和報告,這樣不知不覺中陷入“時間慌”,而對自己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卻無暇顧及,甚至置若罔聞。感覺自己明明很努力了,卻還是感覺壓力叢生;明明學習借鑒了很多,卻總感覺上課底氣不足;工作狀態(tài)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換來的是社會成長而不是專業(yè)技能的突飛猛進和長足進步。其實,年輕教師成長沒有什么路一定要走,也沒終南捷徑,適合自己的才是捷徑。
(二)日臻純熟的中年教師。
中年教師在職場中摸爬滾打十年以上,教學業(yè)務日臻純熟,同時也更關注教學業(yè)務認同、職稱評聘和幸福指數(shù),可能會因一個微不足道的榮譽而牽腸掛肚、耿耿于懷,在渴望認同和諱忌失敗的雙重心理壓力下步入內卷。
(三)進退兩難的資深教師。
資深教師教學輕車熟路、恣意灑脫,但在考評機制和競爭態(tài)勢面前不能妄想“躺平”,加之他們教學情懷深厚,職業(yè)榮譽感細膩而敏感,不知不覺中或多或少地被帶入卷;職業(yè)倦怠與疲弊焦慮也紛至沓來。
二、內卷的應對方式值得商榷
相較于其他行業(yè)而言,教師工作更具延續(xù)性、工作時段分界不清晰,承擔的社會期待和輿論壓力更多些;同時教育上的社會化事務時不時轉移到一線教師身上,家長及社會等各方面的期待、業(yè)績考核的壓力、教學事務與非教學性事務的疊加,會使部分教師身心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這種情形下,教育教學方式可能會“走形”。
(一)自我犧牲式教育。
我們懷揣的是大學里學到的教育最高理想,而實際理想的起點是具體班情和學生學情。愁錫難為人,恨鐵不成鋼,美好理想與骨感現(xiàn)實的矛盾、付出精力與教學業(yè)績排名不成正比,焦慮浮躁便隨之而來,有人就采取了直接而極端的教育教學方式,體罰和變相體罰、辱罵與羞辱、發(fā)表不當言論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這種踩鋼絲、游走于違規(guī)犯禁邊緣的自我犧牲式教育方式很容易自斷前程,斷然不足取。
(二)單方面自我感動式教育。
有老師認為自己還不夠優(yōu)秀,擔心教學業(yè)績還不夠突出,可能會率先開啟“劇場效應”:要求“開綠燈”、霸占公共教學資源、私印學習資料、私印訓練試題、搶課占課、布置超量作業(yè)、擠壓排擠其他學科,晨讀晚記必須是語文,談心談話言必稱語文。感覺自己愛崗敬業(yè),不計報酬地無私付出,應該有期待的效果和理想的成績,而實事卻事與愿違;單打獨斗雖能使學生自己的語文成績提高,但在班級和年級綜合考核評估中是得不到高分的。這種單方面自我感動式教育方式是不足取,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年級和班級的教育生態(tài),不能帶來教師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追求無遺憾無缺的完美教育。
教育本身是門遺憾的藝術。一味追求教學工作精益求精,過度追求完美,不斷暗自較勁,產(chǎn)生“比你更努力”和被拍到沙灘上的焦慮與臆想;帶著“苦大仇深”似的情懷,工作中將簡單問題復雜化,不計成本的機械模仿和復制,費力又傷神,疲憊加焦慮。教育就是過日子,是細水長流,生活還要用工作來填滿,有了工作沒有了生活,人的性格也變得偏執(zhí)起來。
三、破“卷”有道,解鈴還須系鈴人
當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環(huán)境,無法改變規(guī)則,那就改變自身。古人云,事緩則圓,人緩則安,語緩則貴。破“卷”有方,解鈴還須系鈴人。
(一)做有文化底蘊的語文老師,韜光養(yǎng)晦,藐視內卷。
靜水深流,滄笙踏歌。語文教學肩負著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任,語文教師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專業(yè)素養(yǎng)對學生學習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意識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所在。如果語文教師自身缺乏人文意識,單純的輸出表面知識,缺乏教學激情激趣,缺乏對教材深度解讀,那教學是乏味的,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和鮮活學生的精神世界就無從談起。語文教師要沉下心讀書,壓實底蘊;深研教材,深剖內涵;廣泛涉獵,增強底氣;研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厚植家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如此,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展示自己滿腹才情和幽默詼諧的自信狀態(tài),每堂課總帶有他獨特的探究、咀嚼的痕跡和睿智的生成,整堂課充滿激情激趣,久而久之,體現(xiàn)自己特有的個人教學風格也就自然天成。這樣的課堂教學方能為學生打開了一條通向文學殿堂的通道,才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四大核心素養(yǎng)。
(二)做有“邊界感”的語文教師,精神獨立,遠離內卷。
俗話說,文人相輕,文無第一。自古而然。我們語文教師邊界感要強,要保留讀書人的一些風骨,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誰來了也不用卑躬屈膝、曲意奉承,對人對事要懂得拒絕。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們要主動屏蔽一些讓自己糾結郁悶的人和事,也必要拉幫結派站隊,搞團團伙伙獲利,應刻意保持精神的獨立和思想的自主。如果你多管閑事、多聽八卦,就多一份守住八卦的痛苦;我們完全可以沉下心專注于教學研究,遠離內卷,默默優(yōu)秀,靜靜藏拙,立志如新生,待厚積薄發(fā)。精神獨立、人格獨立,亦然遠離內卷。
(三)做有志向遠大的語文教師,善作善成,斷無內卷。
立志如新生,及時當勉勵。人性是慕強的,只有你自身強大了,那么所謂的好運和機遇才會垂青于你,砸向你。我們眼光要高些,格局大些,主動屏蔽些非教育性事務及圈子,躬耕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我們不妨每天或每周給自己一個小任務,不斷去突破,不斷地征服,這樣身心會不斷地愉悅,不斷地自信,久久為功,善作善成,茍無建樹,未之有也。
結束語:古人云,人能常清靜,天地皆悉歸,心靜則智生,智生則事成。語文教育應以文化人、熏陶化育。讓語文教育回到純粹純正,回到樸素真實,回到風清氣正,回到明亮通透,讓高中語文四大核心素養(yǎng)綱舉目張、落地落實,我們只需久久為功,善作善成,何須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