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一句名言:“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fā)。” 我想:作為父母,作為師長,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努力培養(yǎng)一個具有真誠,正直,善良的人,遠比拼搏出一個沒有健全道德品質的畸才更有意義!所以,付出一點時間,培養(yǎng)孩子一個初步健全的心靈,教育他有愿做善事的想法和力所能及的行動,支撐他在學習中有不怕失敗敢于奮起直追的勇氣,養(yǎng)成他在生活中能原諒別人不是真心過失的風度,以及身處逆境中仍能保持堅強的性格,在家庭能享受到交談的樂趣還有被傾聽的待遇,作為父母和孩子,這不是一個難以做到的氛圍。
如果說教育里有一種觀點是:“家里沒有民主”,我認為這也是父母必須使用的權力,那就是讓孩子明白:可以走正大光明的彎路!絕不去尋找投機取巧的捷徑!經歷了彎路也是一種磨練,至少那里面也有風景,善于體味定有獲得,而投機取巧的捷徑肯定會令孩子減少或喪失韌性和真誠,帶來的是經不起任何檢驗的眼前利益。
每個人的知識和能力都在支撐著社會的發(fā)展,而學習也是長期而漫長的,幫助他們擁有堅持的能力和自信,遠比竭盡所能花一番功夫送他上一所名校更值得去做,人的一生,逐步積累起來的健全心靈才可以受用終生,而名校只是今后履歷表上的一個符號,如果只是為了去獲得課本里面的高深知識,而沒有可以與之相配的胸襟,以后誰也無法為他劃定的人生機遇對他來說都是不可想象的,甚至無法適應,人,終歸到底都是在憑借心靈是否合格為前提在生活。
有這樣一個故事。北京有一家要求很高的外資企業(yè)招聘,一些學歷水平、身高相貌等方面客觀條件都不錯的年輕人,過五關斬六將,進入了最后一關——面試。可是,未曾想到,沒有提問,沒有出題,短短10分鐘,他們都落聘了。原來總經理借故離開了幾分鐘,這些年輕人便得意忘形,圍著總經理的大寫字臺,看看這個材料,翻翻那個資料。10分鐘后,總經理回來了,說:“面試已經結束。”他們納悶,總經理說:“很遺憾,你們沒有一個被錄取,因為公司從來不錄取那些亂翻東西的人。”這些年輕人一聽,頓時捶胸頓足:“我們長那么大,從沒覺得亂翻別人的東西多大的錯,有多么嚴重 知識、能力固然重要,但好的習慣往往能為你插上成功的翅膀,不經意間,助你一臂之力。一個壞習慣也常常能讓你從懸崖上重重地摔下。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所以,當我們再向無論多大,多遠的目標出發(fā)的過程中,都不要忘記或者丟失我們作為人最基本的那些東西,就是善良,守紀,真誠等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