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線

熱線:028-85056429 通訊員QQ群:197538807
投稿郵箱: 2629731537@qq.com

(教師節(jié))萬春小學教師 肖逢

來源:四川教育新聞網  作者:網站編輯  瀏覽量:   發(fā)布時間:2016-09-09

肖逢.jpg1a6四川教育在線

簡介:
    教齡12年,現(xiàn)擔任語文組組長、年級組長、三年級一班班主任及語文教學工作。曾獲得區(qū)優(yōu)秀閱讀推廣人、區(qū)優(yōu)秀教師等稱號。
小故事:
授之以“漁”,助學生習作水平提高
 
    我們學校的習作教學模式研究已經過去了5個學期,從不認同模式化的教學到學生在模式化教學的基礎上自由抒寫內心感受,這條路真是走得曲曲折折卻又受益良多。
    最初接觸高段習作教學,只牢牢記住了北師大版教材分析里對小學高段習作教學提出以下幾點要求:從日記、隨筆、閱讀、綜合活動幾個方面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練筆;在中段的基礎上深入運用“表達順序、表達方法、說明方法、細節(jié)描寫”等內容豐富自己的習作;加強修改。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這些方法和習作教學模式相結合給我一個更加詳盡具體的目標。在課堂實踐的過程中,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課前精選題材
    雖說語文是生活的前言,但畢竟是寫文章,僅僅是紙上談兵是不夠的。每次寫作我都要結合單元主題詞思考一個源自學生生活的題材,這樣學生才有話說,有真情實感的抒發(fā)。
    如六年級下冊“沖突”這個單元,本來學生和爸爸媽媽或者老師、同學之間很容易發(fā)生沖突,但是哪一種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并抒寫出內心的真情實感呢?我觀察了、詢問了很多學生,他們告訴我課余時間的玩耍常常被占用成寫課外練習或者補課,很討厭這樣。于是我在網上找了這樣幾幅圖構思了一篇以“沖突”為題的習作:
    孩子和家長逛書市,家長在書市買很多參考習題書,孩子和伙伴津津有味看課外書,家長捧著習題找孩子,孩子在題海中淚流滿面。幾幅圖一出示,連最不愛寫作文的孩子也能根據(jù)圖上的內容完整地構思一篇習作了。后來經過我課堂上的提問、引導,學生們寫出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親愛的爸爸、媽媽,我知道你們是為了我們的學習,可是,這么多的練習冊,我要寫到猴年馬月。‰y道就不能勞逸結合嗎?
    一個好的題材能激發(fā)學生說心里話,觸動學生心里的情感,這才是一篇好的習作的開端!如中段寫物的習作可以讓孩子寫辣椒,每個四川人都喜歡辣椒的味道,它的外形和味道又很有特色,這正好切合寫物習作的主題——突出事物的特點。

二、課堂抓說話
    每個班都有習作能力差一些孩子,但這并不表示他說話能力差,如果能在課堂上說清楚一篇習作,就基本能清楚的寫出來。
    如“生命”這個單元,我們寫了仙人掌這種生命力頑強的植物。在看圖說仙人掌的外形的時候,有的孩子忘記了按照一定順序描述事物。在上課的過程中我抽了4-5個孩子按照板書的順序再三重復仙人掌的外形,這樣給寫作能力差的孩子一個模仿的對象。                     
    通常在課堂上,整篇習作提綱梳理過程中,我會叫學生先根據(jù)大家一起總結的板書分段練習口述習作內容。整篇習作提綱全部完成板書后,再選幾個學生連在一起口述全篇習作內容,接著再全班自己練習口述習作,最后再寫在習作本上。這樣層次分明的口述練習,實際已經讓學生把習作的內容都印在腦子里面了,最后的寫作過程不費吹灰之力就自然而然地寫了出來。這種方法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又照顧了習作水平差一些的學生,現(xiàn)在這樣的方法已經被我們廣泛運用到習作教學的過程中了。
 
三、課后抓修改
    老舍先生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古人也有這樣的佳話:王安石寫《泊船瓜洲》詩中那句“春風又到江南岸”,先將“到”字改成“過”字,接著成“入”字,繼而又改成“滿”字,經過十多次的變換,最后才改定為“綠”,大為生色,全詩都活了。學生的習作雖然不必字字推敲,但習作的二次修改甚至第三次修改是很有必要的,這正緊扣深入運用各種習作方法(細節(jié)描寫、說明方法、修辭方法等)的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我通常會先讓學生在寫完習作后自己讀出來進行第一次錯別字和句子是否通順的修改。接著我會在批改習作的過程中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3-5本習作。通常1本是習作結構完整、詳略得當?shù)模?本是習作重點突出、包含真情實感的;2-3本是細節(jié)描寫、修辭手法運用精彩的。然后在課堂上用投影儀進行展示,請同學在觀摩的過程中把自己欠缺的修改了,再讀給同桌聽。經過兩次修改,基本就不會再有什么大問題存在了,這也是給習作能力較差的孩子一個進步的階梯。
    最后,我想說高段的習作教學不僅要靠課堂上下功夫,也要和課外閱讀結合,每每看班級優(yōu)秀的習作,往往是喜歡閱讀的孩子遣詞造句更有特色。如果能在課外潛心閱讀,必定能在習作上有所收獲。
責任編輯:管理員  由四川教育在線網整理發(fā)布

最火資訊

網站簡介   |  法律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5019259號-3 川公網安備:5101040200025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川)字第00850號 川廣審批準字[2019]13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川網文〔2022〕3363-037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川B2-20200029
廣告聯(lián)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