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2024年7月4日,四川交響樂團附屬小學為了提升學校教師的教育科研實力和教研論文寫作技巧,特意邀請了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論壇》編輯部信息中心主任、責任編輯、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兒童教育與發(fā)展專業(yè)委員會副秘書長及四川省“國培計劃”特邀專家沈媛元老師,為大家呈現了一場主題為《如何撰寫高質量教研論文》的專題講座。學校全體教師參加了此次培訓。
培訓伊始,沈老師就強調了科研寫作的重要性,在如今AI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教師若想在專業(yè)領域有所提升,就必須注重教育科研。沈老師指出不論從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的視角看,科研寫作在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雖然科研寫作可能會遇到一些難關,但沈老師鼓勵大家不必恐懼,強調對于中小學教師而言,科研就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不斷提煉和思考。
接著沈老師明確指出,高質量論文更要注意選好題。選題一旦確定,便可以開始著手擬定論文大綱。在前期文獻審閱的基礎上,可以逐步梳理出文章的一級標題、二級標題等,務必確保邏輯清晰、結構合理,各級標題明確分層,且富有創(chuàng)新。
接下來,按照學術規(guī)范撰寫文章是確保高質量寫作的第三步,這包括文章的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作者簡介等元素的規(guī)范化,文章的內部邏輯要嚴密,可以采用時間邏輯、事理邏輯、理論邏輯等不同的結構來構建文章。
最后就是對論文的檢查和修改。要確保論文達到高質量標準,重點需要檢查文章是否具有創(chuàng)新性、科學性、規(guī)范性、邏輯性、流暢性和中心性等。只要在這些方面持之以恒,教師們的教育科研寫作技能定能得到顯著提高。
“教師是反思型的實踐家”,教育教學的進步與教育科研密切相關,老師們需要潛心學習,通過科研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期待老師們能夠將培訓的所學所思應用于教育科研的實踐中,勤于筆耕,學思并進,不斷實現個人的成長和突破!(陳海燕 通訊員 張倩)
專家指導科研寫作,川交附小,教師,照亮專業(yè)發(fā)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