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一場以“小學音樂教學中土家族勞動歌美育浸潤實踐策略”為主題的課例研討活動在成都高新區(qū)西芯小學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成都高新區(qū)寇忠泉—萬里燕音樂名師工作室聯合西芯小學共同開展,吸引了該校黨支部書記、校長許曉琴,副校長羅明宣,以及來自名師工作室的部分成員、學員和音樂教師們的積極參與。
活動在羅鳴老師的主持下拉開帷幕。許曉琴校長圍繞“風、雅、頌”三個關鍵字,鼓勵課題組老師們深入“采風”,汲取土家族音樂的精華,提升自身音樂素養(yǎng),并期望通過土家族勞動歌的教學,浸潤學生的美好心靈,頌揚各民族人民的美好生活。
隨后,研討活動在土家族勞動歌的悠揚旋律中正式展開。
緊接著,四位課題主研教師分別進行了說課展示。冉宏老師以《西蘭卡普的傳說》為題,通過探尋、表現、創(chuàng)意西蘭卡普為主線,巧妙地將土家織錦文化融入音樂教學,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土家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何國英老師的《掐菜苔》一課,則通過創(chuàng)設摘菜情境,讓學生在戲劇化的演學情境中學習歌曲,展現了土家族勞動婦女的熱情爽朗和勤勞干練。
余世鳳老師帶來的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以其歡快的節(jié)奏表現了土家族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贏得了現場師生的熱烈掌聲。
伍嘉怡老師的《大月亮》一課,則通過節(jié)奏感知、方言歌詞學習等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快速學會歌曲,并愛上了土家文化。
說課結束后,工作室領銜人萬里燕老師對四位老師的說課進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評析。
此次課例研討活動不僅讓老師們領略了土家族勞動歌曲的獨特魅力,更讓大家深刻認識到了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學習與傳承的巨大價值。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西芯小學的音樂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推動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美育浸潤實踐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李林)
成都高新區(qū)西芯小學,美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