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陽高照,雁字橫秋,正是秋收農耕時,成都天府中學附屬小學的孩子們開啟了屬于他們的2024年秋期研學。天習課程又一次帶著孩子們從融融學堂走向浩浩世界,為不同學齡段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不同的學習場景,以“核心素養(yǎng)”為依托,踐行五育并舉,為孩子們的全面發(fā)展和向上成長構造了一方基石。
你好,一年級
秋種霜降后,田園野趣生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年級孩子充滿了探索欲和好奇心,學校將主題活動與每個班的班名聯(lián)系起來,選擇與節(jié)氣相關內容,融合自然教育和勞動教育理念,讓孩子走進自然,走進田園,體驗農事,了解農耕文化,探索農作物的生長密碼,感受自然野趣,切身認知“勞動最光榮”這一質樸真理,培養(yǎng)熱愛之心和勞動觀。
在學術廳的集體前置學習中,以孩子們能感受到的真實現(xiàn)象——“2024,高溫后的秋天‘脾氣暴’”為主題,分享節(jié)氣的來歷與作用、秋天的節(jié)氣以及極端高溫對農作物的影響等。
田園里,孩子們興奮地向同學們介紹著在餐桌上熟見的當季蔬菜萵筍、棒菜、厚皮菜等,跟著研學導師了解各種蔬菜的生長周期,知道在四川等南方地區(qū),“霜降”時刻正是農忙時節(jié)。
秋天也是蔬菜豐收的季節(jié),將它們制作成美味的泡菜也吸引著每個孩子。泡菜對于川菜的重要性、哪些蔬菜可以用來制作、如何制作泡菜等,孩子們認真地聽著、專注地體驗著,終于,一罐罐自己親自動手制作的泡菜出爐了。
創(chuàng)意的蔬菜連連看團隊大比拼中,各組孩子齊心協(xié)力消除同種蔬菜,為小組的勝利而努力。
秋季的田園,除了蔬菜,還有凋落的花與葉,在大自然的啟發(fā)中,它們都悄然化身為孩子們的創(chuàng)意,成為一件件獨一無二的拓印作品,這是一堂美術課堂的延伸,而這又何嘗不是一堂生命教育課,凋落的花與葉也因為孩子們的表達用另一種方式存在和延續(xù)著。
大自然就是一本最厚的書,將課堂延伸至自然田園,在勞作中感悟節(jié)氣、生命……希望孩子們在活動中不僅能夠增加對自然的認知和理解,更能感受到勞動的辛苦與樂趣,體會到勞動的成就感和合作的快樂。
向上,二年級
農耕體驗,抽絲剝繭
二年級各班級的班名都與植物有關,植物名稱不同,但相同的是它們都要經歷從一粒種子、一個生命慢慢成長的過程。那就來體驗一場在農耕中融合多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生命之旅。
在學術廳的前置課程學習中,孩子們對二十四節(jié)氣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知道了“霜降”節(jié)氣來臨,這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jié),農作物可能受到影響。
盼望著盼望著,孩子們終于來到研學基地,現(xiàn)場的舞龍表演與互動瞬間將豐收的喜悅氣氛拉滿,好奇的小眼神細細打量著這個特別的節(jié)日,慢慢感受著“民以食為天”離我們如此之近,珍惜每一粒糧食原來如此重要。孩子們跟著研學導師學習種蘿卜種豌豆,學習移栽細嫩的桑樹苗,期待著下次見到時,它們正在茁壯成長。
下午的研學從桑樹到蠶寶寶,從植物到動物,都是一個生命慢慢成長的過程。小小的蠶繭,小小的手,緩緩轉動著的扇柄上纏上了一條長長的絲線,就這樣慢慢越來越大,變成了神奇的蠶絲扇,孩子們不禁感嘆,“真是太神奇了!“ ”我們的古人真是太聰明了!”最后的繩編也是花費了孩子們的不少功夫,但他們都樂在其中,也許這就是傳統(tǒng)的魅力。
一次的研學結束了,但思考還在繼續(xù),從一粒種子的播種到作物的收獲,從蠶寶寶的出生到蠶繭生命的結束,你會有什么感悟?作為小小種子的你,想要成為怎樣的人?那一定是一個有用的人吧!那就繼續(xù)向上生長吧,二年級。
擔當,三年級
探海洋秘境,解極地密碼
三年級各班的班名都與海洋有關,而這個年齡的孩子對世界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但他們尚未形成自己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同時,他們有了更多的自主意識,根據這些思考,一場走進海昌極地海洋公園,與海洋動物的近距離接觸中開展“生命教育”,與自然生靈和諧共處,培養(yǎng)主動探索之心的研學之旅開始了。
在學術廳的前置課程學習中,孩子們知道了什么是海,什么是洋,海洋是怎樣誕生的,地球生命來自于海洋,海洋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
來到海洋公園,孩子們在邊認真觀察邊聽研學老師的講解中感受著海洋世界。
對于三年級孩子來說,博物館里的海洋課,以問題為“引”,不僅能認識海洋生物,更是對海洋環(huán)境現(xiàn)狀的一次探索。不少孩子表示,自己將來要當一名海洋生物科學家,保護海洋動物,傳播環(huán)保知識。這也正是天習三年級少年應有的擔當。
蓄力,四年級
汲取勞動智慧,傳承非遺文化
四年級孩子們迎來的是一場以“核心素養(yǎng)”為依據的人文研學之旅,在學術廳的前置課中,孩子們了解到了人類歷史中所傳承下來的許多非遺文化,這些是人類的勞動智慧,是人類文明中不可多得的文化寶藏。帶著前置課中留下的問題,孩子們走進了研學基地,用體驗式去學習,去探索更為廣闊的世界。
非遺文化是一個民族天長日久的積淀,而勞動是文化的源泉。每一項非遺技藝都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蘊含著智慧的火花。在研學中,孩子們看到了古人如何通過勞動改造世界、促進社會發(fā)展、創(chuàng)造未來;在研學中,孩子們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與重要價值,激發(fā)了民族文化自信心。如今,這文化的火種傳到了他們的手中,為他們開啟了更為廣闊的天地,必將驅動他們主動去探究、學習、保護和傳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做到古為今用,讓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新的生命活力。
“凡是生活的場所,都是教育的場所!碧熘懈叫⊥ㄟ^構建覆蓋全學段的研學實踐教育課程體系,開展家校社三方聯(lián)動實踐活動,四個年級,不同主題,讓孩子們在研學中走進生活,觸摸因時間而積淀的美好,認識自我與自然,在自由的活動中熟悉同伴、向上生長、擔當責任、蓄力未來,在實踐中啟發(fā)智慧,發(fā)現(xiàn)興趣,激發(fā)學習內驅力,讓每個天習少年都能從容地從融融學堂走向浩浩世界。(江蕾)
天中附小,秋期研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