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啟迪才智,科技制造未來。在這春暖花開、生機盎然的三月,成都市浣花小學校邀請到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副團長、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光南教授為浣小學子帶來一場《聲音趣談》的科普講座。
陳光南教授以“聲音是怎么發(fā)出的?”這個有趣的問題引出,緊接著循循善誘,讓孩子懂得了,人是靠聲帶振動發(fā)出聲音。陳教授不時拋出了一系列生動活潑的問題:聽聲音不必用耳朵?我的錄音為啥不像我?黑猩猩為什么要捶胸口?一個個趣味盎然的話題,拉近了科學與孩子們間的距離。
活動過程中,陳教授不僅通過趣味游戲,如比較捂住耳朵發(fā)出聲音和不捂耳朵發(fā)出聲音的不同;用手摸頭頂感受聲音振動的方式,還以一個個動畫視頻生動直觀地給孩子們展示了聲音的發(fā)生過程和人聽到聲音的過程。整場活動,精彩紛呈,不時爆發(fā)陣陣掌聲。陳光南教授以富有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的演講,引發(fā)和培養(yǎng)了孩子們熱愛科學的興趣,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科學的大門,使孩子們真切地體會到“科學就在身邊”。
陳光南教授如鄰家爺爺般和藹,語言幽默風趣,他積極鼓勵學生們提問,孩子們也大膽說出了心中的疑惑。聽完陳教授的解答,孩子們都豁然開朗,仿佛得到了靈丹妙藥一般興奮。陳光南教授悄悄地把科學的種子種入孩子們的心扉。
講座結(jié)束時,孩子們向陳光南教授獻上了鮮花,陳教授為孩子們簽名留下了科學的印記,并勉勵所有的孩子們勤學善思,崇尚科學,努力成長為祖國未來的棟梁。
通過此次與科學家面對面的學習,浣小孩子們收獲頗豐,紛紛表示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將積極主動、自覺地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為祖國的科學事業(yè)貢獻一份力量。(李林 通訊員 唐曉華)
成都市浣花小學校,科學家進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