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指導思想,聚焦高品質課堂建設,加快教師專業(yè)成長,成都蒙彼利埃小學秉承“蒙正 比時 利學 及埃”的辦學理念,于3月13日開展“蒙享”課程之語文學科融合學習活動,成都市錦江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賀慧到場指導。
在2022年教學節(jié)課程推廣中,該校積極引導教師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聯接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文的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圍繞語文學科學習、社會生活中其他學科話題來開展活動課程,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提高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雖然跨學科學習是一個新的過程,但老師們積極嘗試,從一個學科到多個學科組的認識和方法整合中,創(chuàng)造出新的理解,更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收獲。
活動伊始,成都蒙彼利埃小學教師陳帥宇為大家?guī)碚故菊n《千姿百態(tài)的樹》。陳帥宇老師熟悉低段學生的生活范圍、學習興趣和能力發(fā)展,精心選擇學習主題——樹,千姿百態(tài)的樹。圍繞教學目標,陳老師先邀請孩子們回憶《樹之歌》,在朗朗書聲中再欣賞曾經《樹之歌》的寫繪作品,作為有趣有意義的前置課內容。
接下來,陳老師帶著13班的孩子們去環(huán)地球游,從高山凍土的矮柳到亞熱帶森林里的彩虹桉,孩子們興趣十足地填寫植物觀察表并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講述各種樹的特點。最后在陳老師的總結下,學生不僅掌握借助資料了解更多知識的學習方法,還能小組共同完成詩創(chuàng)作。
陳帥宇老師的《千姿百態(tài)的樹》是成都蒙彼利埃小學語文老師在一次次解讀課標、教材后,對跨學科學習的一次大膽嘗試。賀慧院長非?隙ù诵袨椋瑫r還指出——陳老師的這堂課,圍繞語文教材中有意義的話題,開展閱讀、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動;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科學等學科知識,學習日常觀察和記錄;但學習任務群是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如果能增強情境性的創(chuàng)設,更有利于調動小學階段學生的積極性。
隨后,賀慧院長就“基于學科的項目式學習、怎樣基于大概念的設計、怎樣聚焦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等話題,為該校老師做了“基于學科的項目式學習:學科與跨學科”專題講座。
在賀慧院長和風細雨的滋潤下,成都蒙彼利埃小學的老師對跨學科學習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課程改革浪潮滾滾而來,成都蒙彼利埃小學的老師們不斷乘風破浪,加強語文教研組建設,結合學校具體情況,圍繞語文課程內容的選擇、學習任務群的設計與實施等關鍵問題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并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真正做到為每個孩子全面發(fā)展、終身發(fā)展負責!(江蕾)
成都蒙彼利埃小學,跨學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