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寒風,凜冽刺骨,但抵擋不住電子科大附小教育人那顆熱衷于教育的赤子之心。
2024年1月25日下午兩點,一場以“我和我的學!睘橹黝}的“新學堂”學術論壇在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龍?zhí)缎^(qū)學術廳精彩上演,多位教師在這里分享自己與學校、與“新學堂”的不解之緣。
在該校老師悠揚的歌聲與熱烈的舞蹈中,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聯(lián)盟第十六屆“新學堂”學術論壇拉開了帷幕。
國學室主任向太宗領誦經(jīng)典《我愛這土地》
“我”與學校的緣
妙不可言
羅維靜老師以一組老照片引入,深情講述了自己與學校的共同成長之路。在她的分享中,幾位優(yōu)秀畢業(yè)生以視頻的方式講出了電子科大附小走班制教學、個性化教學給自己帶來的感悟與收獲。
據(jù)悉,電子科大附小實行“走起來的課堂”,把選擇權交還給學生,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挖掘興趣,培養(yǎng)愛好,讓學生始終對世界保有好奇心,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因樹而得名的松柏村小學、下轄多個村小的圣燈中心!怅幜鬓D,歲月如歌,校史館副館長徐挺的分享更像是一部紀錄片,他以幽默詼諧的語言緩緩道出了電子科大附小的變遷史。一張張的老照片也讓我們從中窺得了電子科大附小這座名校背后所承載著的厚重的歷史底蘊與文化積累。
食堂辦證背后的故事、校報創(chuàng)辦其中的艱辛……這些種種,在劉嘉陵老師慷慨激昂的講述中,變得那么引人入勝。以親歷為題,以時間為軸線,劉老師把自己與電子科大附小的故事說給大家聽。
徐翠英老師以詩為引,全面而又細致地闡述了電子科大附小以體育人“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新學堂”的改革探索之路。
因一篇關于“責任田”的報道而與電子科大附小結緣的李朝霞主任,由內(nèi)而外地介紹了該校宣傳體系的建設以及所取得的非凡成績。酒香也怕巷子深,電子科大附小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主陣地,積極打造廣覆蓋、多維度、立體化的宣傳矩陣,向外界傳遞“新學堂之聲”。
成長
學有所獲
學術是教師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每個教師的重要使命。周靜老師以《七zhi話成長,學術無止境》為題,用朗朗上口的話語,風趣地講述了自己在電子科大附小從新秀到“大拿”經(jīng)歷的變化與在學術上取得的優(yōu)秀成果。
在羊琴老師的整場分享中,“善良”一詞貫穿始終。羊琴老師始終秉承“做教育就是做善事,教育的最大善事就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的思想,堅持將優(yōu)秀的教好,把特殊的育好,關注學生身心健康、行為習慣養(yǎng)成、思維品質發(fā)展。
汪亞蘭老師用“全力以赴、共情、愛”三個詞情深意切地講述了自己身邊的三個小故事。在最后,汪老師深情剖白:“感謝學校,讓我學會去看見、去理解、去認可,讓我在工作中找到歸屬感、價值感、成就感!”
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董慧主任分享了自己把“熱愛”化名詞為動詞,在二十八年的教學生涯中,不斷學習,不斷積累,從場外替補的“萬金油”老師成長為專職語文教師,從學科型教師轉變?yōu)榭蒲行徒處煹淖兓贰?/span>
李娟副校長從教育熱詞引入,多方面總結了學校2023年度教育科研工作成果。面對2024,李娟副校長表示,電子科大附小將繼續(xù)踐行“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深化、完善“新學堂”建設成果;堅持以項目研究為抓手,助力構建“新學堂”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完善教師終身學習成果考核機制,激發(fā)教師專業(yè)成長。
點評、講話
字字珠璣
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李江源和成都大學教授、成都大學師范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長劉華錦都對教師們的分享表示了肯定和贊賞。李教授在點評中講到,此次教師的分享,讓他充分看到了電子科大附小教師身上屬于教育家的情懷、精神、與行為規(guī)范。李教授在最后溫情寄語:作為教師,要始終把學生放在心上;劉教授用“和善、情懷與才華”三個關鍵詞高度概括了電子科大附小教師在分享中展現(xiàn)出來的精氣神。
最后,電子科大附小康永邦書記作重要講話。康書記在講話中提到,登高才能望遠,“新學堂”之路還很漫長,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相信在專家的指導下,學校未來會更好!
此次的分享結束了,但關于“我和我的學!钡墓适掠肋h不會落幕!展望2024年,期待著老師們在電子科大附小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續(xù)寫新的精彩,創(chuàng)造新的成績,與“新學堂”共成長!(賴波 楊丹)
電子科大附小,新學堂,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