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沐陽,春暖花開。成都市建設路小學的語文課堂上也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該校青年教師在教研員余致俊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小學古文教學路徑探究。本次課例研究團隊由四年級語文組組成,吳瑩瑩老師作為代表進行課例展示。
情境創(chuàng)設 任務導向
吳瑩瑩老師以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依托真實情境設計了三個學習任務——“讀好故事”“讀通文意”“讀懂人物”。學生在真實有效的學習情境中以任務為導向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從而促進其思維發(fā)展。
主題探究 互評共學
課后,聽課老師們圍繞古文教學的模式與路徑進行評課研討。王珂老師作為備課組長代表組內老師提出了建議與意見。教研組長蔣玲玲老師則詳細闡述了本堂課的教學設計思路及古文教學的基本流程。其他聽課老師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專家指導 指明方向
在聆聽了老師們的積極發(fā)言后,余致俊老師首先對吳老師的設計思路進行了肯定和鼓勵,并就此課的困惑與中心組老師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最后對于文言文教學提出了寶貴的指導建議。
最后,余老師對學校青年教師們認真研讀新課標的精神進行了表揚和肯定,同時也鼓勵中心組老師們再接再厲,繼續(xù)嘗試探索。
相信在余老師的引領下,建設路小學青年語文老師們都能在亦教亦研的道路上一路耕耘、一路收獲。(魏雅莉)
建設路小學,古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