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對于兼具“教書人”和“讀書人”身份的教師而言,從修己與育人所需出發(fā),教師應成為終身閱讀者和閱讀推廣者。教師可以從成己與成人出發(fā)尋找閱讀方向,包括基于自我涵養(yǎng)讀生活之書、基于生命理解讀人文之書、基于立德樹人讀教育之書、基于培育新人讀社會之書、基于交流溝通讀對話之書等。
教師兼具“教書人”和“讀書人”雙重身份,讀書是教師天然的職業(yè)要求和生存狀態(tài)。對于教師而言,讀書的價值與意義毋庸諱言,但需要明晰閱讀的困境、方向和方法,以促進教師的閱讀自覺。
在主動與被動中突破閱讀困境
閱讀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教師修己與育人的雙重所需。每一位教師都要做“愛讀書的老師”。教師要善于從繁重瑣碎的日常教學活動中解放出來,主動安排好閱讀時間。
1、閱讀的動力在哪兒
熱愛閱讀的理由可以簡單而純粹,修己與育人。熱愛閱讀是教師克服精神空虛、生活無聊、職業(yè)倦怠、本領恐慌等問題的法寶。從修己角度看,閱讀就是一個養(yǎng)育精神、涵養(yǎng)自我、豐富人性的成人過程。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與作者展開無聲的對話,在對話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展開了反思、自省、重構等內生過程,從而促進教師不斷地向“理想的我”逼近,成為“最好的自己”。
從育人角度看,閱讀就是一個體悟教育、理解生命、豐富理性、沉淀智慧的過程。教師在閱讀時,不僅會在認知層面理性思考,還會與自身實踐發(fā)生勾連,尋找理論在實踐上的落腳點和實踐在理論上的支撐點,對大師和名家的教育思想實現(xiàn)“接知如接枝”的內化和建構,從而促進自身發(fā)展和提升。
修己與育人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墩撜Z》有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在“后喻時代”,教師要更好地育人,首先要修己。陶行知先生也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因此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師“以教人者教己”。閱讀具有修己和育人的雙重功效,教師理應成為“終身閱讀者”。
2、閱讀的人群有哪些
錢理群教授曾言:“什么是教育?就是愛讀書的校長和愛讀書的老師,帶領著學生一起讀書。就這么簡單!”他痛心疾首地指出:“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連老師也不看書了!”閱讀成為教師的“奢侈品”,教育就不可能實現(xiàn)美好。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使命,讀書應是本義,然而總有部分教師認識不到位而缺乏閱讀激情和習慣。有的教師認為:“我們當老師的本身就在教書,天天和書打交道,難道不是讀書嗎?”教師閱讀絕不是讀所教學科的教科書、教輔書、教法書那么簡單和狹窄,這樣還算不上是真正的閱讀,教師要從“學科閱讀”走向“開放閱讀”。有的教師認為:“我是教理科的,只要會解題就行了,閱讀是那些文科老師的事。”閱讀是人人所需,更是所有教師所需,是教師最經(jīng)濟、最便捷、最有效的拜師學習之舉,與任教學科無關。
3、閱讀的時間去哪兒了
有的教師說:“學校工作太重,生活壓力大,沒有時間讀書。”把時間和精力投放在哪兒,取決于人的人生追求和價值判斷。帶著修己和育人的情懷與動力,教師就會把閱讀從任務驅動轉向價值驅動。教師要喚醒閱讀的主體意識,有了閱讀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就會想方設法安排出閱讀時間了。誠如魯迅先生所言:“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教師安排閱讀時間,就不僅僅是被動地“擠”,而是主動地“排”,把閱讀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如同上課、吃飯、睡覺一樣,像呼吸一樣自然,做到“越忙越要讀書”。歐陽修“三上”(馬上、枕上、廁上)讀書,郭沫若在輪船上背誦字典,就是很好的示范。統(tǒng)籌安排和合理分配時間,也是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人生智慧。
在成己與成人中尋找閱讀方向
教育是一個在成人中實現(xiàn)成己,以成己促進成人的過程。閱讀是一種本源性的研修和充電,教師閱讀要圍繞成人與成己選擇閱讀內容。教師根據(jù)修己與育人的雙重價值選擇閱讀內容方向,包括基于自我涵養(yǎng)讀生活之書、基于生命理解讀人文之書、基于立德樹人讀教育之書、基于培育新人讀社會之書、基于交流溝通讀對話之書等五大閱讀方向,形成個性化的“閱讀書單”,由“經(jīng)師”走向“人師”的蛻變。
1、基于自我涵養(yǎng)讀生活之書
葉瀾教授認為:“教師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樣地活著,他才能對別人產(chǎn)生影響,一種使其成為人的影響。”閱讀具有幫助人類突破自身局限、傳承自有文明、實現(xiàn)自我建構三重作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成為人的必由之路。葉瀾教授還認為:“教師在學生面前呈現(xiàn)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專業(yè)’。”所以,教師要從人性的豐富和生活的完整的角度涵養(yǎng)自己,避免成為“干癟的人”“單向度的人”“分裂的人”。人是生活中的人,在生活中接受教育而成為“人”。提升生活智慧才能提升教育智慧,所以讀生活之書,在讀書中生活,在生活中教育。教師要讀生活之書,才能做到陶行知所倡導的“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之書的范圍非常廣泛,飲食、運動、休閑、旅游、風俗,等等。教師閱讀這類書,成為有情趣、懂生活的人,從而增強教學的生活氣息和生活魅力。
2、基于生命理解讀人文之書
教育是養(yǎng)育生命的事業(yè),而生命是豐富而復雜、隱秘而個性的,每一個生命都如同一本書,需要我們仔細閱讀。葉瀾教授認為,教育要先讀懂“人”。教師沒有對學生的生命環(huán)境、生命經(jīng)歷、生命需求、生命樣態(tài)等的理解與尊重,教育就會陷入自說自話、盲人摸象的泥淖中。好的教育應該是“最懂你的教育”,生命理解是生命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礎。教師應該成為生命理解者,否則“兒童立場”“學生中心”“以學定教”等教育信條就會淪為口號和標簽。人文,是關于人的文化,倡導理解人、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發(fā)展人等人文主義精神。教師可以閱讀A·J·赫舍爾的《人是誰》、恩斯特·卡西爾的《人論》、馬克斯·范梅南與巴斯·萊維林的《兒童的秘密—秘密、隱私和自我的重新認識》、威爾·杜蘭特的《歷史的教訓》、成尚榮的《兒童立場》、朱光潛的《談美》、韓樹英的《通俗哲學》等人文書籍,促進對人和人類的理解,提升生命理解力。
3、基于立德樹人讀教育之書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作為教育的實踐承擔者,教師肩負立德樹人的使命與責任,不但要讀懂“人”,還要讀懂“教育”。教育是涉及面廣、影響因素多、動態(tài)變化的實踐活動,既是富有教學風格的藝術,更是極具自身規(guī)律的科學。好的教育必須是合價值性、合目的性和合規(guī)律性的教育。教師要閱讀教育原理類的書籍,如雅斯貝爾斯的《什么是教育》、內爾·諾丁斯的《幸福與教育》、懷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帕爾默的《教學勇氣》、孔子的《論語》、陶行知的《中國教育改造》、檀傳寶的《德育原理》、石中英的《教育哲學》、李政濤的《教育常識》等,遵循教育的規(guī)律,提升教育的理性,回歸教育的本質。另外,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知識的更新迭代非?,教師不但要閱讀所教學科的教學法相關的書籍和雜志,還要閱讀學科前沿知識的書籍和雜志,促進自己不斷“升級”,確保所教知識是“鮮活”的。
4、基于培育新人讀社會之書
陶行知認為,教育具有改造社會的能力,教育的使命是改造社會。他強調“社會即學校”,所以“整個的社會活動,就是我們的教育范圍”。教育兼具社會服務和個體享用雙重功能,必須與社會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堅持“為人民服務,為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才能做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教師要多讀有助于全面了解和深刻認識中國的歷史文化、社會變遷和時代發(fā)展的書籍,如傅高義的《鄧小平時代》、基辛格的《論中國》、費孝通的《鄉(xiāng)土中國》、張維為的《這就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中國力量》等。作為人民教師,我們還要閱讀與黨史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關的書籍,如《新中國發(fā)展面對面》等。
5、基于交流溝通讀對話之書
雅斯貝爾斯認為有三種不同的教育方法:第一種是訓練,它與訓練動物相似;第二種是教育和紀律;第三種是存在之交流。這就把教育分為三重境界:訓練、規(guī)訓和對話。對話或交流是教育展開的方式,教育能否順利展開取決于對話是否暢通,教育質量高低取決于對話質量的高低,蘇格拉底的“產(chǎn)婆術教學法”和孔子的“啟發(fā)式教學法”就是力證。
“教育即對話”,在對話過程中可以凝聚共識、增進理解、深化思想、建構理念,實現(xiàn)教育參與各方的生命聯(lián)結。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通過平等的、多樣的、真誠的、開放的對話展開。為提高對話能力,教師可以閱讀馬丁·布伯的《我與你》和《人與人》、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系列、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岳曉東的《登天的感覺:我在哈佛大學做心理咨詢》、王向華的《對話教育論綱》、劉家訪的《課堂管理的65條建議》等書籍。
在滋養(yǎng)與重構中優(yōu)化閱讀方法
讀書,不僅涉及“好讀書”的價值驅動,還涉及“會讀書”的方法實現(xiàn)。陶行知強調只有“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教師才能成為“活人”,培養(yǎng)出“活人”。為此,教師可以采用輸出與輸入彼此促進、紙質與電子各得其所、精讀與泛讀相得益彰、集中與泛在靈活運用、吸收與批判結合推進等策略,滋養(yǎng)自身修為,重構自身精神。
1、輸出與輸入彼此促進
教師都熟悉兩種教育觀點,一是波斯納提出的教師成長公式“成長=經(jīng)驗+反思”,二是葉瀾提出的“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這是講教育反思對教師的重要性,實質是強調教育輸出的重要性。教育輸出,不僅僅是教學反思或教育反思,還包括經(jīng)驗分享、講座報告、評課議課、集體備課等形式。輸出的最大價值不在于炫耀或展示自我,而在于凝練和沉淀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教師在輸出過程中,必然會有“知困”與“知不足”的時候,或感理論支撐不足,或感概念不清晰,或感論證不力,然后就會倒逼自己查閱文獻、整理思路、明晰術語等,進而實現(xiàn)“自反”與“自強”。輸出與輸入是相互激蕩的關系,即“輸出即輸入”。教師在閱讀時進行“輸出”的方式很多,包括堅持即時批注、整理讀書筆記、撰寫教育論文等,幫助自己把緘默知識轉化為明言知識,生成和重構自己的理論體系。
2、紙質與電子各得其所
隨著電子產(chǎn)品的誕生與豐富,關于紙質書與電子書有兩種極端觀點,一是“電子書不行,一定要讀紙質的”;二是“紙質書不行,一定要讀電子的”。其實,紙質書和電子書各有所長,都必不可少。紙質書優(yōu)點很多,如“有墨香味”“更有質感”“干擾少,有利于沉浸式閱讀”。電子書儲存量大,方便攜帶,特別是對于移動閱讀和有文獻查閱需求而言大有優(yōu)勢,是“移動圖書館”。另外,專業(yè)的電子書不但能瀏覽,也具有紙質書的標記、批注等功能。雖然紙質書優(yōu)勢很多,但我們必須承認這是一個“讀屏時代”,電子書和紙質書并存,甚至電子書占主導是未來社會的發(fā)展趨勢。不論電子書還是紙質書,不過是信息載體或閱讀工具,其存在價值是為讀者的閱讀目的服務。只要讀者熱愛閱讀,能在各種場合做到注意力集中、積極思考地閱讀,就不用過于糾結是讀紙質書還是讀電子書。
3、精讀與泛讀相得益彰
朱熹強調“熟讀精思”,陶淵明提倡“不求甚解”,諸葛亮喜歡“觀其大略”,蘇軾采用“八面受敵”,各有所好,但皆有所成。“細嚼慢咽”的精讀具有思維深度深的特點,但耗時較長。“囫圇吞棗”的泛讀具有閱讀范圍廣的特點,但深度不夠。兩者各有所長,宜結合使用,相得益彰,不宜偏廢偏好。對于自己喜歡的話題,與教育教學關系密切或者自己正在研究的內容,經(jīng)典文獻,教師可以選擇精讀,以加深理解、訓練思維和建構體系。同時,囿于同類圖書或文章眾多,書是讀不完的,教師也要養(yǎng)成泛讀的習慣,充分發(fā)揮泛讀的作用。泛讀時,教師從題目了解研究熱點,從目錄建立邏輯框架,從局部學會有力論證,豐富認知圖式,拓展教育視野。大多數(shù)情況下,教師可以采用先泛讀再精讀的順序,在泛讀中選出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的讀物精讀。教師可以根據(jù)研究主題收集若干本書籍或若干篇文章,快速瀏覽其題目、序言、目錄等,結合自己研究所需和閱讀內容,決定精讀哪本書、哪部分內容。對于好書或好文章,除了一次精讀,必要時還可以二次閱讀,以進一步加深理解。
4、集中與泛在靈活運用
教師往往感嘆或抱怨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指導學生、開會、教研等占據(jù)了大量時間,回到家后又忙于家務和子女教育,難得有相對完整和集中的時間進行閱讀。因為時間和精力集中,集中閱讀有利于教師系統(tǒng)、深入地思考問題,閱讀效率很高。為統(tǒng)籌安排集中閱讀時間,教師不僅僅要受價值驅動,有強烈的閱讀愿望,還要受任務驅動,借助外在力量倒逼自己。例如,根據(jù)學校工作和家庭生活情況,安排出固定的閱讀時間,雷打不動。再如,和孩子一起閱讀,以家長閱讀帶動孩子閱讀,以孩子閱讀成全家長閱讀。又如,以“共學之友”為準結識結交“讀友”,以文會友,實現(xiàn)共讀共學。又如,在任教班級與學生開展閱讀分享活動,倒逼自己閱讀。同時,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泛在學習已成為學習的常態(tài)。教師要學會利用零散的時間,如乘坐公共交通、候機等時間養(yǎng)成閱讀或聽書的習慣,集腋成裘。教師不要盲目排斥碎片化閱讀,一句精彩觀點、一篇精悍短文,也能引發(fā)人的深思,獲得意外的靈感。
5、吸收與批判結合推進
閱讀是一個吸收的過程,在和大家名師對話中涵養(yǎng)和更新自己,但閱讀絕不能停留在吸收的階段。閱讀要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做到博觀約取,學貴有疑。為此,教師需從深度、揚棄、運用三方面入手走向批判性閱讀。俗話說:“讀書有深度,人生有高度。”教師閱讀首先要有深度。閱讀不是為了“尋章摘句老雕蟲”,汲取“觀點”和“結論”,搜羅“素材”和“故事”,幫助教師重裝門面和豐富談資,而是為了訓練思維、涵養(yǎng)人格、塑造精神。閱讀時,教師要體會作者論證觀點的邏輯,要感受作者表達的價值取向。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每一位作者都有時代局限性和真理有限性,即或是觀點正確,但也有具體的使用條件。教師在閱讀時要采取魯迅所倡導的“拿來主義”,即去偽存真、揚善棄惡的揚棄態(tài)度。教師既不要盲目追捧名家大師,也不要一味迷信西方的教育理論,更不要一味否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要以文化自信和文化互鑒相結合來“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陶行知說:“我們與其說‘讀書’,不如說‘用書’。”要防止成為“書架子”。教師要將讀書所悟所得和實踐改進緊密結合,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切己體察。教師閱讀促使自己成為“反思型實踐者”,既改進實踐,提升實踐智慧,又反照理論,檢驗理論的科學性和適切性,實現(xiàn)自我革新。
總之,教師在閱讀中既可以成就自我,享受人生,又可以引領學生,鑄就美好。期望所有的教師能做終身閱讀者和閱讀推廣人,以“為中國未來而讀”實現(xiàn)“為中國未來而教”!
附毛道生簡介:
教育學博士、正高級教師,成都七中副校長、成都冠城實驗學校校長。
毛道生,教師閱讀的方向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