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近日,福建福州市民陳女士反映:2013年12月,她給福州金橋中學(民辦)多交了近3萬元的“保過費”,讓她的孩子上“精品班”,但孩子今年沒過本科線,想根據協(xié)議拿回“保過費”,校方卻一拖再拖,“我怕學校拖著就沒下文了?!保?2月22日《海峽都市報》)
楊朝清:五花八門的“保過班”,既讓少數人馬到功成,也讓一些人馬失前蹄。即使通過了考試,究竟是憑借考生的主觀努力,還是憑借“保過班”的所謂資料和補課,依然是一個未知數。對于考生及其家長來說,繳納了高額的“保過費”,卻“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樣的雙重剝奪,讓人“傷不起”。
劉昌海: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給學生最好的教育,以期取得最好的結果,這是學校起碼的責任。從這一點上講,即使是那些最終真的上了本科線的“保過班”的學生,也應該去找學校退錢。就算是學校多補過幾節(jié)課,最多也只需要交點補課費而已。
孫曙巒:“保過班”不保過,理應引起社會足夠的重視。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叫停這種誤人子弟的“保過班”;另一方面,家長也應當對“保過班”保持足夠的警惕,別讓“保過”誤了自家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