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機”下的家庭教育真實狀態(tài)如何?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近日發(fā)布的《初中生家庭教育現(xiàn)狀調查》敲響了警鐘!有超過三成的學生認為父母關系“不太融洽”甚至“很糟糕”,而僅有7.54%的學生認為父母關系很親密??梢?,子女眼中的父母關系與研究者關于中年婚姻的狀況表述一致,即相對平淡,且不和諧、不融洽的比例相對較高。
在對家長“工作與家庭生活是否存在沖突”的調查中,僅有25.21%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沒什么矛盾”。換言之,有接近八成的家長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作與家庭生活的沖突。在這些沖突中,時間沖突最具代表性,有接近20%的家長覺得最困擾自己的教子問題之一就是“工作忙,沒時間管孩子”。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寶貝,家庭因素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成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要注意些什么呢?
父母帶給孩子情緒感染
隨著網(wǎng)絡化的進步,現(xiàn)在的孩子懂得多也比較早熟,對父母關系最為敏感。一個孩子從小嬰兒到咿呀學語,再到學齡前的情感發(fā)育期,跟父母的好情緒有著深深的關聯(lián)。孩子社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什么有的孩子跟小朋友相處沒有懼怕,能正常的融入小朋友的氛圍當中。而極個別的孩子就會懼怕不和群,覺得跟小朋友相處是個痛苦的折磨呢?不用解釋大家就能明白,父母的影響和家庭氛圍給孩子帶來了負面影響。
父母的心理健康狀況
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同孩子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水平密切相關。父母患有精神疾病或人格有缺陷,會使其子女處于很不利的地位。同父母心理健康的子女相比,這些孩子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危險性會顯著升高。首先,父母的心理健康會直接影響家庭的人際關系和氣氛,心理健康的父母會為孩子營造一個人際關系和諧、輕松愉快的家庭氣氛。而心理不健康的父母則導致家庭氣氛緊張、不和諧。其次,父母的心理特點和健康狀況會影響孩子的培養(yǎng)和教育。父母的心理特點和健康狀況不良,則會有不良的期望和教養(yǎng)。
父母帶給孩子家庭氛圍
父母除了帶給孩子好的情緒感染外,更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一個成天吵鬧的家庭,只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傷害和打擊。眾所周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有了自卑感和洞察力。父母關系的好壞,孩子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父母揪扯多了,孩子就會出現(xiàn)自卑感和消極心理,在他(她)們的心里就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我的爸爸媽媽這樣生活呢?為什么爸爸和媽媽老是打架呢?“等到孩子跟別的小朋友交流對比時,孩子的心理就會有陰影,覺得自己的父母不正常。父母關系失和久了,有的孩子可能對父母的關系不為關注,但這樣的孩子基本有我行我素的的表現(xiàn)和思想。而有些孩子就會出現(xiàn)自卑抵觸,心理和情緒就會出現(xiàn)波動而受影響。
父母的習慣會潛移默化
父母的關系會影響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也會潛移默化帶給孩子。出口成臟的父母、說謊的父母等等,這些習慣最容易傳染給孩子。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好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注重形象。不吹毛求疵、不滿口謊話,穩(wěn)重自信的父母,在孩子的身心健康中,起著重要的決定性因素。為人好父母,要的不是外表的漂亮,更不是家產(chǎn)萬貫土豪模樣,而是處事能力和應變能力。自信的父母,永遠都是孩子學習的標榜。什么樣的父母造就什么樣的孩子,為了孩子的將來,好父母會為孩子著想,會注重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談舉止、行為健康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