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一封來自中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送到了湖南省漣源市斗笠山鎮(zhèn)明鏡井村村民童細容手中。
70多歲的童細容老人并不識字,孫子劉俊豪告訴她:“奶奶,我被中南大學錄取了,是名牌大學!”
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后,劉俊豪和奶奶、“親人”吳炎冰高興地合了影
童細容喜極而泣,囑咐劉俊豪馬上告知湖南省婁底經濟技術開發(fā)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婁底經開投”)和遠在千里之外的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木里縣法院”)。
這場湖南、四川兩地跨越1700多公里、持續(xù)3年的愛心接力,將事故帶來的苦難演化成了暖心故事,助力劉俊豪開啟了人生新的篇章。
事情還得從13年前說起。2009年3月8日,在木里縣務工的劉俊豪父親遭遇重大交通事故,當場死亡。經鑒定,駕駛員余某負全部責任。木里縣法院判處余某有期徒刑四年,并賠償劉俊豪家喪葬費、誤工費、撫養(yǎng)費及贍養(yǎng)費等共計158484元,限判決送達后一個月內付清。但駕駛員余某家庭條件困難,無賠償能力,加之余某被羈押,窮盡執(zhí)行措施也只能終結執(zhí)行程序,賠償問題一拖就是10年。
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童細容悲痛欲絕,四處奔走,卻沒有拿到一分錢賠償。
時間流逝,當年僅5歲的劉俊豪逐漸長大。陸續(xù)遭遇父親過世、母親遠走的重大打擊,他變得沉默寡言,比同齡人更加“懂事”。他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艱難度日。
2019年4月,婁底經開投與明鏡井村脫貧攻堅結對幫扶。了解到劉俊豪一家的情況后,扶貧工作隊高度重視,積極作為,開始了“一對一”幫扶之路。
“當時聽到這個情況,感覺很棘手。執(zhí)行賠償是關鍵,可事發(fā)已有10年,又與木里縣相隔這么遠,拿到賠償款的希望十分渺茫。”結對幫扶人、婁底經開投干部吳炎冰說,“但只要有一絲可能,我們都要盡最大努力去爭取。”
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吳炎冰找到了木里縣法院執(zhí)行局辦公室的電話,但電話一連幾天都沒人接。好不容易接通,電話那頭的工作人員很認真也很熱情地說明了原委。原來,當?shù)匾?ldquo;火把節(jié)”放假,吳炎冰打的不是值班電話,所以沒人接聽。“該案件時間已久,早已終結執(zhí)行,要恢復執(zhí)行難度很大。”對方說。
吳炎冰仍不死心,千方百計聯(lián)系到了木里縣法院院長王曉露。王曉露耐心聽完情況后,表示事關精準扶貧工作,“一定倍加重視、全力以赴”。
幾天后,一封情真意切的求救信和《恢復執(zhí)行申請書》寄到了木里縣法院。木里縣法院依法啟動恢復執(zhí)行程序。一個月里,木里縣法院執(zhí)行局局長胡亞琪帶隊3次遠赴數(shù)百公里外的鹽源縣,尋找被執(zhí)行人余某,通過多方努力,成功抓捕了余某,并與其達成賠償執(zhí)行方案。2019年10月26日,在婁底經開投扶貧工作隊的見證下,木里縣法院執(zhí)行干警歷時3天,親手將首筆賠償金2萬元交給童細容。“我們會加大力度,在近幾年內把賠償款全部執(zhí)行到位,將這個案子圓滿執(zhí)行完畢。”胡亞琪表示。
木里縣法院執(zhí)行局不遠千里送來執(zhí)行款
這2萬元的執(zhí)行款到位,不僅解了劉俊豪一家的燃眉之急,他們也真切感受到了法律的公平正義和社會的溫暖。劉俊豪激動地對婁底經開投和木里縣法院的“親人”們說:“你們的關愛和幫助,我會永記在心,今后一定好好學習,努力做一個有用的人,回報社會!”
劉俊豪越來越陽光,學習成績也穩(wěn)定向好。
2021年5月,根據(jù)統(tǒng)一安排,婁底經開投工作隊撤離明鏡井村,吳炎冰也調離了婁底經開投。但吳炎冰與劉俊豪的聯(lián)系卻沒有斷,經常邀請他來家里做客,拉著他逛商場買吃的穿的,到書店買書,并且與他的老師也保持著聯(lián)系,一直關心著他的成長。
千里之外的木里縣法院也在關注著劉俊豪,督促被執(zhí)行人將余款如約按月支付到賬,保障他和爺爺奶奶的基本生活。今年高考前夕,木里縣法院又敦促被執(zhí)行人一次支付5000元以示支持。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6月27日,劉俊豪高考成績出來,理科594分,有望上“雙一流”大學。吳炎冰第一時間將好消息告訴了木里縣法院,兩天后,該院以《鐵肩擔道義,溫情滿人間》在公眾號發(fā)出通訊,分享了劉俊豪成長的喜悅。
木里縣人民法院公眾號發(fā)出的通訊文章
小伙爭氣,幫助他的人也更有勁頭。得知劉俊豪被中南大學錄取后,婁底經開投、木里縣法院又和吳炎冰商量上了,怎么樣解決劉俊豪大學期間的學費和生活費問題。這個溫暖的故事還在持續(xù)。
跨越1700公里,愛心接力,湖南婁底,苦孩子,圓了大學夢